創聯工場激活樓宇經濟新動能,以聯合辦公助力城市存量資產升級

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,樓宇經濟發展也從增量時代轉為精耕細作的存量時代,戴德梁行發布的《2024房地產展望報告》預測,寫字樓市場將在未來兩年迎來供應高峰,空置率上升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。如何通過盤活存量資產有效化解寫字樓空置率,促進樓宇經濟發展,已成為政府和樓宇業主高度關注的話題。

而城市寫字樓空置率的壓力,往往能在聯合辦公的發展中得到緩解。在這方面,剖析中國最早一批投身聯合辦公行業,也是中國首批創新孵化機構的創聯工場的發展和經驗,或能為樓宇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借鑒。


空間重構,煥新樓宇新動能

近年來城市樓宇發展存在著存量高、去化難的問題,除去新增辦公面積的增長加劇了去化壓力外,老舊樓宇的改造也是政府和業主面臨的難題,因此不得不尋求外部“合作”。

以創聯工場為例的聯合辦公運營方,通過不斷布局“超甲級”智慧辦公空間,煥新樓宇新動能。

青島中山路發達大廈原為2010年以前建造的老舊樓宇,通過創聯工場的進駐,一方面,樓宇內的老舊設施得到升級,在空間重構的同時,創新打造摩登輕奢的裝修風格,并通過開放共享的空間設計,讓商務社交部分功能融入到辦公空間,如智能會議室、健身房、咖啡茶水吧、富氧休閑區等;另一方面,通過引入智慧空間系統,如:線上完成會議室預約、門禁開啟、充值繳費、活動報名等流程,從而智慧化地聯接企業,聯接需求,聯接服務,構建生態。這一改造,不僅滿足各行各業企業辦公需求,提高企業留存率,降低樓宇空置率,更推動了科技、智慧、文化等領域與商務辦公相融,助力老舊樓宇煥發出新動能,進一步滿足了未來城市樓宇經濟發展的需求。



筑巢引鳳,構筑商務價值金鏈

樓宇經濟是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總部的高級形態,往往也是城市重塑輝煌、全面起勢的突破口。而聯合辦公行業作為“破局者”,在筑巢引鳳、以樓育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
作為聯合辦公的“資深玩家”,創聯工場秉承“梧桐成蔭鳳凰舞,優良環境聚英才”理念,充分發揮自身品牌“虹吸效應”,依托自身的產業和資本資源及區位市場和政策優勢,以招商引資帶動產業集聚,構筑商務價值金鏈。

一方面,創聯工場不斷打磨招商運營能力,聚焦“聯合辦公、產業創新、生態賦能”三大領域,形成一套獨具特色、專業高效的企業服務模式,通過“一對一”專人深度服務企業,讓“樓層間的交流”轉變“產業鏈的串聯”,以產業互補增加企業黏性度;另一方面,通過提供“租稅聯動”等各項優惠政策,吸引眾多高稅源企業落戶于此,引入大批世界500強、上市公司與知名企業,以及人工智能、金融保險、航運物流、商貿服務、文化旅游、網絡科技等各行業的優質企業入駐辦公,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,增強產業集聚效應,構筑商務價值金鏈,助推樓宇經濟全面提效,增加區域經濟活力。據了解,去年落地的創聯工場府都大廈辦公空間,作為“中國首批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——產業社區試點項目”,盤活了閑置的樓宇載體資源,從原來平效(每平米效益)一千多,到現在平效基本上達到五千。



服務升級,拓展樓宇經濟新內涵

據觀點指數分析:2024年,重點城市面臨空置率持續走高的情況,金融、TMT、專業服務業辦公需求突出。如何適應樓宇市場發展,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,成為每個樓宇運營商急需解決的難題,而聯合辦公行業則有其明顯的優勢。

在此情況下,創聯工場在服務升級,進一步探索拓展樓宇經濟新內涵方面同樣表現出色。這主要體現在創新增值服務上,創聯工場圍繞企業發展,衍生出高質量的包含“培育孵化+創新支持+資本賦能+產業對接”動態化、專屬化的全周期動態培育賦能服務。一方面,創聯工場通過完善包含了“政策輔導、資本賦能、人才技術、產業對接”的“四維立體”生態賦能體系,深度服務企業,由此培養企業生態,增加企業黏性,提高企業穩定率,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良好的客戶續約率,從而使樓宇空置率降低,樓宇盈利能力得到提升。

另一方面,創聯工場將商業樓宇率先打造為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專業服務基地和新經濟獨角獸孵化器,創新“創新型中小企業-專精特新中小企業-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“雛鷹-瞪羚-獨角獸”雙鏈條孵化育強體系,培育信息技術、人工智能、數字化服務等獨角獸潛力項目,推動雛鷹、瞪羚、獨角獸企業集群發展壯大,促進樓宇經濟與新興產業、未來產業融合發展,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,打造樓宇新經濟“增長引擎”,進一步助力區域經濟穩步增長。



盤活樓宇存量資產,深挖存量空間潛力,拓展存量空間功能,需要政府、樓宇業主和樓宇運營商等共同探索,加快走出一條推進樓宇經濟提質升級的新路徑。